|
长颈鹿在论文里“复活”,学术权威在假设中“死掉”手术失败了就是失败了,没救活就是没救活,参与手术的医院作者,不能颠倒黑白,用脑补的结果,来作为论证医术的某种“成绩”,并用各种托辞来文过饰非。
9 z- W6 ^ y; R7 g) o南京金牛湖野生动物园一只在2019年5月接受骨折复位手术后不幸死亡的长颈鹿,竟在一篇发表于综合期刊《畜牧与兽医》的文章中“复活”了,文章中还称“术后5个月电话随访,患鹿患肢恢复良好”。事件引发外界对相关研究的质疑。3 a# u" L5 {! s: n2 Z
根据报道,去年5月南京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一只长颈鹿发生意外骨折,因为没有接骨设备和经验,便面向社会向专业医院求助,而南京河西AMC中心动物医院则免费承接了该手术项目。这篇引发争议的文章,正是出自医院参与手术的4位医生之手。
7 `# }- Z3 n6 l6 R6 O就结果来看,这个难度极大、风险极高的手术,最终还是失败了,术后一周内长颈鹿就不幸死亡。然而在医生撰写的文章中,死亡的长颈鹿却离奇“复活”,“患鹿在术后第2天已能暂时性踏地”“术后5个月电话随访,患鹿患肢恢复良好”,明显违背了事实。- N7 {6 ]( F) ^: E R! c
{6 R3 b/ g( {: ^6 S+ F2 ?8 m▲刊发在《畜牧与兽医》上的涉事文章。图据新京报
& Z3 H/ W. h V0 B& { z4 r动物医院方面显然没有进行电话随访,没有追踪术后的实际恢复情况,就虚构了长颈鹿被救活的事实。面对质疑,文章第一作者、手术主刀医生辩称,康复情况系“提前假设”。' e+ Y8 E) J/ q8 F: z
所谓“提前假设”无非是偷换概念,没有实际求证那就是造假。术后长颈鹿恢复得怎么样,其实是个很容易核实的问题,打个电话就能搞定。如果有丝毫的严谨,相信都不至于犯如此低级的事实错误。而更让人不解的是,在被指出问题后,动物医院和相关医生,依然辩解,甚至拿这篇文章只是通讯稿来稀释过错。& p9 J( U3 s/ P: ?$ I( _' _
可问题是,《畜牧与兽医》是一个学术期刊,有着很强的专业性,刊登的也是畜牧、兽医两学科各领域的研究报告、文献综述。在上面发表文章,不是写随笔或日记,追求严谨、文实相符是最基本的要求,虚构事实这种造假行为,在任何情况下都站不住脚。9 o ~! n a* Y% y6 t# O
事实上,在该期刊官网的投稿要求中,第一条就提到,要“论据可靠”。这一篇探讨长颈鹿手术案例的文章,显然没有可靠的论据支撑。别说“提前假设”康复结果,就连“术后第2天已能暂时性踏地”的情节,也是其看报道、视频脑补而来的结论,毫无严谨性可言。
1 M6 z X7 [) v3 E退一步讲,就算该文章不是严格的论文,只是篇通讯,就能掩饰造假过错了?如果文章刊发出来是面向行业和公众,那么就得接受外界监督,在真实性上站得住脚,而不是充斥臆测和脑补。# p: O. W2 ?& I
据了解,在引发质疑后,作者已向涉事的《畜牧与兽医》申请“勘误”。或许在作者看来,如此明显的造假,似乎只是无伤大雅的小瑕疵,只需要“勘误”就行。如果是抱着这种态度,试问学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何在?
5 w( l: R6 m. t! _, z* u不管怎么说,网友在此事上的批评,绝不是小题大做,学术就该有学术的样子,容不得丝毫的掺假和臆测。手术失败了就是失败了,没救活就是没救活,参与手术的医院作者,不能颠倒黑白,用脑补的结果,来作为论证医术的某种“成绩”,并用各种托辞来文过饰非。5 m/ j Q" G' @! s% u9 c* @. O" ^
对于该期刊来说,面对已经坐实的造假情节,应在彻底调查的基础上,严格处理,达到撤稿标准就该撤稿。如果一味保护式处理,大事化小,到头来只会消解期刊自身的专业和权威。) _, p4 k$ ] m# b" M) x/ O3 L+ r
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
( ^, A6 ] Y+ H. R/ Q编辑 汪垠涛" }' Q" Y1 B$ t3 |, M
红星评论投稿邮箱:hxpl2020@qq.com! ~3 G+ ~" s5 {" U$ Q6 m. C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 |
|